|
〖名称〗苏州文庙及石刻
〖别名〗
〖标识〗
〖时代〗北宋
〖地点〗 瑞光塔西面
〖市〗苏州市
〖区县〗姑苏区
〖类型〗 古建筑
〖主题词〗
〖级别〗 国家级
〖所属文物点〗
〖所属文保单位〗
〖相关文物点〗
〖相关文物单体〗
|
|
|
|
基本情况:
苏州文庙及石刻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人民路,位置在东经120°37'13",北纬31°17'47",时代“1860—1863年”。苏州文庙府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(1035年)创建的,迄今已有960多年历史。2001年06月25日,苏州文庙作为明代古建筑,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,与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合并(名称:苏州文庙及四大碑刻)。
历史沿革:
苏州文庙府学旧制伟岸,至清代乾隆时东临卧龙街(今市人民路),西倚东大街,南枕新市路,北至书院巷,占地面积约十万平方米,其中府学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,文庙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,就占地面积而言,在当时是仅次于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。清末科举废除,文庙府学日渐荒废。十年浩劫更是破坏殆尽。
1981年市政府拨款重修文庙,同时在原址上建碑刻博物馆,这是当时全国首家碑刻博物馆,文庙从此获得新生。
现存情况:
从宋代到清代,苏州文庙府学布局日臻完善,形成了以两条中轴线为标志的两大建筑群体。左路是以大成殿为中心的孔庙建筑群。南北向,五进院:黉门至洗马桥院庭;洗马桥至棂星门院庭;棂星门至戟门院庭;戟门至大成殿院庭;大成殿至崇圣祠院庭。左右建筑配例对称,前后建筑井然森布。右路是以明伦堂为中心的府学建筑群,南北向,五进院:泮宫至礼门院庭;礼门至仪门院庭,仪门至明伦堂院庭;明伦堂至敬一亭院庭;敬一亭至藏经阁院庭。左右前后亭台楼阁错落有序,校舍、池塘、假山、小溪、花木拱卫其间,形成了布局严谨、殿宇宏丽、气势磅礴的建筑特色。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