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〖名称〗南通天宁寺
〖别名〗
〖标识〗
〖时代〗宋代
〖地点〗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和平桥街道中学堂街
〖市〗南通市
〖区县〗崇川区
〖类型〗 古建筑
〖主题词〗
〖级别〗 国家级
〖所属文物点〗
〖所属文保单位〗
〖相关文物点〗
〖相关文物单体〗
|
|
|
|
天宁寺位于南通市中心文化底蕴深厚的寺街街区。寺院座北朝南,占地9亩。山门内,依次为金刚殿、大雄之殿和藏经楼,均在一条中轴线上,寺东侧为碑廊,西侧有祖堂、大意堂、安宁精舍等。金刚殿为单檐七檩歇山式建筑,面阔三间,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为四铺作单下昂。明间中柱两根,呈瓜棱式,上设斗栱,下置覆盆式素面石柱础。山花外有叉手,在结构上尚具有宋代特征。大雄之殿是天宁寺主体建筑,气势雄伟,殿高18.3米,面阔三大间16.45米,进深四间16.45米,这种方型平面是唐宋殿堂常用的形式。大殿为歇山式,九架梁,月梁加工精细,平梁上用蜀柱和叉手,乳栿、札牵以及斗栱等构件均为宋式作法。全殿有主柱20根,外檐四周14根,柱础为复盆减地平级,镌刻缠枝牡丹;殿内6根采用“包镶法”制成的12瓣瓜楞柱,柱头有卷杀,与宁波保国寺大殿相似,是我国仅存的两座宋代木构瓣形柱建筑。据志载大殿匾额“大雄之殿”为宋徽宗赵佶所题。大雄之殿后面的藏经楼为楼阁式建筑,原址为药师殿,1992年重建,楼下供奉玉佛,楼上置大藏经三部。藏经楼西北为光孝塔。光孝塔又名支提塔,始建于唐,宋重修,后经历代修缮得以保存至今。光孝塔为砖身木檐塔,造型挺秀、玲珑,飞檐翘角,塔分五级八面,高30.9米,顶刹较高,承露盘之上有相轮七重,上饰以珠宝、围以光焰。塔身为宋砖堆砌,结构为叠涩加菱角牙子组成,底层须弥座上有十六只形态各异,栩栩如生的瑞兽石刻浮雕,为宋代遗存。1990年,赵朴初为塔题写了匾额。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|
|
|
|
|